您现在所在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新闻

新闻中心

News

陈妤颉谈首次参加世锦赛,没那么多目标,打铁还需自身硬

2025-09-23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在田径世锦赛的聚光灯下,中国短跑新星陈妤颉迎来了自己的国际大赛首秀,面对全球顶尖选手,这位年仅19岁的小将显得异常淡定,当被问及本次比赛的目标时,她微微一笑:“没那么多目标,打铁还需自身硬。”

初登世界舞台的淡定与从容

当地时间上午进行的女子100米预赛中,陈妤颉跑出了11秒23的成绩,以小组第三顺利晋级下一轮,尽管这是她首次参加世界级大赛,但起跑、加速、冲刺各个环节都表现得相当稳健,看台上零星可见的五星红旗为她挥舞,而这位小姑娘赛后最关心的却是技术细节。

“起跑反应时间0.156秒,还算可以,但中途节奏有点被带乱。”陈妤颉在混合采访区对着中国媒体这样说,额头上还挂着未擦干的汗珠。“我知道很多人关注我的第一次世锦赛之旅,但我真的没有设定什么具体名次目标,能够站在这里与世界上最优秀的运动员同场竞技,本身就是一种胜利。”

“打铁还需自身硬”的深层含义

“打铁还需自身硬”这句中国传统谚语,从这位年轻选手口中说出,显得格外有分量。

陈妤颉解释道:“这句话是我省队教练经常说的,意思是想要成功,首先自己要具备足够的实力,比赛成绩不是凭空想出来的,而是靠日复一日的训练积累出来的,这次世锦赛更重要的是检验训练成果,找出与国际顶尖选手的差距。”

这种务实态度背后,是中国田径新生代运动员的成熟与自信,不同于以往许多运动员赛前必喊口号、定指标的做法,陈妤颉代表了一种新思路:不过分关注结果,而是专注于过程和自我提升。

陈妤颉谈首次参加世锦赛,没那么多目标,打铁还需自身硬

从省队到世锦赛的飞跃

陈妤�的成长速度令人惊讶,去年还在参加国内青年比赛的她,凭借今年在全国田径锦标赛上的出色表现,一举达标世锦赛参赛标准,她的教练李明宇告诉记者:“妤颉最大的特点就是心理素质好,越是大赛越能发挥,我们这次来之前就商定,不给她任何压力,让她尽情享受比赛。”

这种宽松的培养方式似乎正在见效,在预赛中,陈妤颉身旁是两届世锦奖牌得主、牙买加名将谢莉-安·弗雷泽-普赖斯,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,中国小将没有怯场,反而跑出了个人赛季最好成绩。

“与弗雷泽-普赖斯同组比赛是一种荣幸。”陈妤颉说,“我从中学到了很多,比如她如何控制比赛节奏,如何在高压环境下保持专注,这些经验比任何奖牌都珍贵。”

中国短跑的传承与希望

陈妤颉的出现,让人联想到中国短跑名将苏炳添,有趣的是,两人都以技术细腻和心理素质强大著称,当被问及是否以苏炳添为榜样时,陈妤颉表示:“苏大哥是我们所有短跑运动员的榜样,特别是他在东京奥运会上的突破,告诉我们亚洲选手同样可以在短跑项目上有所作为。”

她很快补充道:“每位运动员都是独特的,我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技术和节奏。‘打铁还需自身硬’嘛,最终还是要靠自己一步步踏实前进。”

陈妤颉谈首次参加世锦赛,没那么多目标,打铁还需自身硬

中国田径队总教练冯树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:“我们很高兴看到年轻选手有这样的心态,体育竞赛的本质是超越自我,而不是单纯追求名次,陈妤颉的态度代表了新一代中国运动员的价值观:自信、务实、专注于自我提升。”

科学训练与心理调节并重

陈妤颉背后是一个专业的保障团队,据介绍,她的训练计划完全按照科学化、个体化的原则制定,包括生物力学分析、营养配比、心理调节等多个方面。

心理教练张薇告诉记者:“妤颉最大的优势是能够将压力转化为动力,我们不像以前那样强调‘为国争光’的重担,而是帮助她建立正确的比赛观念:享受过程,接受结果。”

这种科学的培养方式显然取得了成效,即使在世锦赛这样的大舞台上,陈妤颉也表现得如同参加普通比赛一样从容,当她站在起跑线上时,脸上看不到紧张和焦虑,只有专注和自信。

未来可期

随着预赛结束,陈妤颉已经完成了首秀,她还将参加接力项目的比赛,无论最终成绩如何,这次世锦赛之旅对她来说都是一笔宝贵财富。

“通过这次比赛,我更加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。”陈妤颉说,“回去后要针对性地加强力量训练和起跑技术,明年的比赛,我会做得更好。”

这种不骄不躁、踏实进取的态度,正是中国体育需要的品质,不再急于求成,不再被奖牌数量束缚,而是遵循项目发展规律,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。

陈妤颉的故事才刚刚开始,她的世锦赛首秀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成绩,但却展现了中国年轻运动员的自信与成熟,正如她所说:“没那么多目标,打铁还需自身硬。”这句话不仅适用于体育竞赛,也适用于人生各个领域。

真正的强者,不会被外部期望所束缚,而是专注于提升自身实力,当机会来临时,才能牢牢抓住,陈妤颉和她的同龄们正在用行动证明:中国体育的新时代,已经到来。

搜索